產品目錄PROUCTS CATALOG
灰分近紅外檢測儀器系統的定期維護保養制度介紹
更新時間:2025-09-01 點擊次數:104次 灰分近紅外檢測儀器是利用近紅外光譜技術(NIR)快速、無損測定樣品中灰分含量的智能化分析設備,廣泛應用于煤炭、飼料、食品、生物質、建材等行業,用于質量控制與工藝優化。灰分近紅外檢測儀器通過分析樣品在近紅外波段(通常780-2500nm)的特征吸收峰,結合化學計量模型,實現灰分含量的實時預測。為確保檢測精度、延長儀器壽命,必須建立科學、系統的定期維護保養制度。
一、日常維護(每次使用前后)
清潔樣品倉與光學窗口:使用后立即用柔軟干布或鏡頭紙輕輕擦拭樣品倉內壁及石英玻璃窗口,去除樣品粉塵、油污或殘留物,防止污染下一樣品或影響光路透過率。
檢查光源狀態:開機后觀察近紅外光源是否正常點亮,有無閃爍或亮度不均現象。
樣品盤清潔:取出樣品盤,用軟刷或壓縮空氣清除殘留顆粒,避免交叉污染。
二、每周維護
系統自檢與基線校正:運行自檢程序,確認探測器、光源和電機系統正常。定期進行“空白掃描”或“白板校正”(使用標準漫反射白板),消除環境光、溫度波動或光學系統漂移帶來的影響。
檢查風扇與散熱系統:確保通風口無堵塞,內部風扇運轉正常,防止因過熱導致電子元件老化或光譜漂移。
數據備份:導出近期檢測數據與模型文件,防止意外丟失。
三、每月維護
光譜穩定性驗證:使用標準參考樣品(如已知灰分含量的煤炭或陶瓷粉)進行檢測,比對實測值與標準值,偏差超過允許范圍(如±0.3%)時需重新校準或優化模型。
清潔內部光學組件(在專業指導下):若環境粉塵較大,可由技術人員開啟防護蓋,用干燥氮氣吹掃光路系統,避免灰塵沉積。
檢查電源與接地:確保電源電壓穩定,接地良好,防止電磁干擾影響信號采集。
四、每季度維護
全面校準:送至廠家或計量機構進行波長和光度校準,確保光譜數據的準確性與可比性。
模型更新與驗證:根據實際樣品變化,采集新樣本數據,更新或優化化學計量模型(如PLS、PCR),提升預測精度。
軟件與固件升級:檢查儀器控制軟件是否有更新版本,及時升級以修復漏洞、提升功能。
上一篇 : 沒有了 下一篇 : 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檢測水果黑心病嗎